期权平价定理(Put-Call Parity)是一个金融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,它描述了欧式看涨期权、欧式看跌期权、标的资产以及无风险利率之间的理论关系。这个定理可以用来识别市场上的套利机会,并帮助投资者建立更有效的交易策略。对于具有收益的欧式期权来说,由于股息或其他收入的影响,平价公式需要进行调整。将详细阐述带有收益的欧式期权平价公式的推导及其背后的逻辑。
在深入探讨有收益欧式期权平价公式之前,我们先快速回顾一些基本概念:
我们要回顾一下无收益欧式期权平价公式。该公式表示如下:
C + PV(K) = P + S
其中:
C
:看涨期权的价格P
:看跌期权的价格K
:行权价S
:标的资产的当前价格PV(K)
:行权价的现值,计算公式为 K e^(-rT)
,其中 r
是无风险利率, T
是到期时间。这个公式可以通过两种投资组合的策略来实现:
PV(K)
)。在到期日,无论标的资产的价格如何,这两个投资组合的收益都是相同的。在当前,它们的成本也应该相同,这就是无收益欧式期权平价公式的核心思想。
现在我们考虑有收益的情况,假设标的资产在期权到期前会派发股息。这会影响持有标的资产的收益,因此也会影响平价公式。关键在于标的资产价格需要进行调整,以反映派发股息所失去的那部分价值。
假设标的资产在期权到期前会派发股息,总的股息现值为 `PV(Div)`。在有股息的情况下,标的资产的有效成本就降低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需要对标的资产的价格进行调整,用 `S - PV(Div)` 来代替 `S`。这个调整反映了持有标的资产所能获得的股息收入的折现值。
考虑股息的影响,有收益欧式期权平价公式变为:
C + PV(K) = P + S - PV(Div)
也可以写成:
C - P = S - PV(Div) - PV(K)
其中:
PV(Div)
:股息的现值。如果股息以连续股息率 q 的形式给出,则 PV(Div) = S e^(-qT)
这个公式仍然可以通过两种投资组合的策略来进行理解和验证:
PV(K)
)。PV(Div)
的股息收入。当期权到期时,如果ST > K,则Call的价值为ST - K,Put的价值为0,组合2的价值为 ST; 组合1的价值也是 ST - K + K = ST
当期权到期时,如果ST < K,则Call的价值为0,Put的价值为K-ST,组合2的价值为 ST + K - ST = K; 组合1的价值也是 K.
在到期日,两个投资组合的收益仍然是风险对冲的,无论标的资产的价格如何,都有相同的收益。在当前,它们的成本也应该相同。
在现实世界中,公司可能以连续的方式支付股息,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使用连续股息收益率来计算股息的现值。 使用连续股息收益率(`q`),`PV(Div) = S e^(-qT)`, 其中 `q` 是连续股息收益率,`T` 是到期时间。
有连续股息收益率的欧式期权平价公式为:
`C + K e^(-rT) = P + S e^(-qT)`
或者写作:
`C - P = S e^(-qT) - K e^(-rT)`
期权平价公式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,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欧式期权的限制: 平价公式只适用于欧式期权,不适用于美式期权,因为美式期权可以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间执行。
交易成本: 实际交易中存在买卖价差、手续费等交易成本,这些成本可能会使套利机会消失。
市场流动性: 如果市场流动性不足,即使理论上存在套利机会,也可能难以执行。
市场假设: 平价公式基于一些理想化的假设,例如无摩擦市场、无风险利率恒定等。实际市场与这些假设存在偏差,因此套利机会短暂易逝。
股息估算: 对于股息支付,需要准确估算股息的支付金额和时间。
尽管存在这些限制,期权平价公式仍然是一个宝贵的工具,可以帮助投资者理解期权定价机制,识别潜在的套利机会,以及构建更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