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权交易策略多样,其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策略是同时买入同一标的资产的认购期权(Call Option)和认沽期权(Put Option),也被称为“跨式策略”(Straddle)或“勒式策略”(Strangle)。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押注标的资产价格将会出现大幅波动,无论上涨还是下跌,只要波动幅度足够大,就能从中获利。理解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区分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,以及了解它们在不同市场情况下的表现。
认购期权赋予持有者在特定日期(到期日)或之前以特定价格(行权价)购买标的资产的权利,但并非义务。如果标的资产价格高于行权价,认购期权持有者可以选择行权,以较低的行权价买入标的资产,然后在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卖出,从而获利。如果标的资产价格低于或等于行权价,认购期权持有者可以选择不行权,损失的只是购买期权的权利金。
认沽期权则赋予持有者在特定日期(到期日)或之前以特定价格(行权价)出售标的资产的权利,同样并非义务。如果标的资产价格低于行权价,认沽期权持有者可以选择行权,以较高的行权价卖出标的资产,然后在市场以较低的价格买入,从而获利。如果标的资产价格高于或等于行权价,认沽期权持有者可以选择不行权,损失的也是购买期权的权利金。
简单来说,认购期权是看涨,认为标的资产价格会上涨;认沽期权是看跌,认为标的资产价格会下跌。而同时买入认购和认沽期权,则意味着投资者认为标的资产价格将会出现大幅波动,但无法确定波动方向。
“跨式策略”是指同时买入相同行权价和相同到期日的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。这种策略的利润取决于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。只有当标的资产价格上涨超过行权价加上权利金之和,或者下跌低于行权价减去权利金之和时,投资者才能获利。否则,投资者将会亏损,最大亏损额为支付的权利金总额。
例如,假设某股票当前价格为100元,投资者同时买入行权价为100元的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,认购期权权利金为5元,认沽期权权利金为5元,总权利金成本为10元。如果到期日股票价格上涨到115元,认购期权盈利15元(115-100),减去总权利金成本10元,净利润为5元。认沽期权则作废,价值为零。如果到期日股票价格下跌到85元,认沽期权盈利15元(100-85),减去总权利金成本10元,净利润为5元。认购期权则作废,价值为零。如果股票价格在到期日仍然是100元,或者在90元到110元之间,投资者将会亏损,最大亏损额为10元。
“勒式策略”与“跨式策略”类似,也是同时买入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,但不同之处在于,认购期权的行权价高于当前标的资产价格,而认沽期权的行权价低于当前标的资产价格。这意味着,标的资产价格需要更大的波动幅度才能使投资者获利。“勒式策略”的权利金成本通常低于“跨式策略”,因此风险也相对较低。
例如,假设某股票当前价格为100元,投资者买入行权价为105元的认购期权和行权价为95元的认沽期权,认购期权权利金为3元,认沽期权权利金为3元,总权利金成本为6元。如果到期日股票价格上涨到115元,认购期权盈利10元(115-105),减去总权利金成本6元,净利润为4元。认沽期权则作废,价值为零。如果到期日股票价格下跌到85元,认沽期权盈利10元(95-85),减去总权利金成本6元,净利润为4元。认购期权则作废,价值为零。如果股票价格在到期日仍然在95元到105元之间,投资者将会亏损,最大亏损额为6元。
同时买入认购和认沽期权的策略适用于以下场景:
虽然同时买入认购和认沽期权的策略具有潜在的高收益,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。最主要的风险是时间价值损耗。随着到期日的临近,期权的时间价值会逐渐减少,即使标的资产价格没有出现大幅波动,期权价值也会下降。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,例如平仓止损或展期。
投资者还需要注意流动性风险。某些期权的交易量可能较低,难以快速平仓,导致亏损扩大。选择流动性较好的期权合约非常重要。
同时买入认购和认沽期权是一种高级期权交易策略,适用于对市场波动性有较高预期的投资者。理解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的区别,掌握“跨式策略”和“勒式策略”的原理,并做好风险管理,是成功运用这种策略的关键。投资者在进行交易前,应该充分了解相关知识,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,谨慎决策。